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发射地点位于中国内蒙古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后不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的进驻条件。
三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号”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所谓“再生生保”指的是空间站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实现航天员代谢废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吸附剂的循环使用,这项技术可以降低载人航天器的长期运行成本。
三人中,聂海胜曾在2005年和2013年两次参与载人太空任务。55岁的刘伯明此前有过一次经验。而46岁的汤洪波则是首次参与载人太空任务。

Chinese astronauts, from left, Tang Hongbo, Nie Haisheng, and Liu Boming wave as they prepare to board for liftoff, Thursday, June 17, 2021AAP Image/AP Photo/Ng Han Guan你知道宇航员的不同英语称谓吗?
在英文媒体的报道中,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往往被称作“taikonaut”,而不是“astronaut”。这两个词都是宇航员的意思,但“taikonaut”特指中国宇航员。前缀“taikon-”即为中文的“太空 taikong”。
后半部分“-naut”和“astronaut”一致,来源于希腊语“水手 naus”。
也有部分英文媒体将中国宇航员写作中文拼音“Yuhangyuan”,但是显然“taikonaut”更加便于英语发音。当然有时也被称作“Chinese astronauts”。
“cosmonaut”特指俄罗斯或前苏联宇航员。这个词来自于俄语“kosmonavt”,意思是“星际水手”。
最常用的“astronaut”原意是“太空水手”。相对来说,国家意味少一些,进入美国NASA航天器的其它国家宇航员也被称为“astronaut”。
除了以上三种称谓之外,首位进入太空的非洲人马克·理查德·沙特尔沃思(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被称为“Afronaut”。前缀“Afr-”来自英文“Africa 非洲”。
Source Xinhua
转自SBS中文
原文地址:https://www.sbs.com.au/langu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