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The Australian》部分最新网上内容简要,欢迎在澳大利亚各地超市及报刊亭购买《澳大利亚人报》报纸,或在网站和 The Australian APP上随时订阅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数字媒体之一。
欧洲调查北溪管线不明原因的天然气泄漏问题
欧洲当局正在调查目前关闭的两条通往德国的俄罗斯天然气管线的神秘泄漏,此事引发了对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的担忧。
北溪和北溪2号管道连接着俄罗斯多产的天然气田和德国的工业中心区,在周一压力突然下降后,泄漏被发现。
这些事件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没有影响,因为这两条管道目前没有投入使用。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德国在2月份停止了北溪2号管线的使用,而莫斯科在本月无限期地停止了通过北溪的供气。然而,专家们表示,此次天然气的泄漏可能会破坏气候。
北溪管线一直是莫斯科和西方之间不断升级的经济战的核心,这场战争已经将天然气价格推到了历史最高点,并有可能使欧洲工业陷入困境。
西方官员说,克里姆林宫以向欧洲供气作为武器,以此惩罚支持乌克兰的政府。俄罗斯则指责西方的制裁导致其关闭了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最大天然气管线——北溪……点击阅读《道琼斯》的相关报道《澳大利亚人报》订阅读者可以阅读来自《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人》、道琼斯、《澳股资讯》、Vogue的部分文章)。
俄国天然气泄露或成为潜在环境灾难
从俄罗斯到德国的两条天然气输送管线正在泄漏,其中的天然气正涌向波罗的海表面并排放到大气中。这一泄漏是潜在的环境灾难,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
事实上,根据环境保护基金的甲烷专家Andrew Baxter的说法,在最坏的情况下,仅其中一条管线的温室气体排放就可能相当于200万辆汽车的年排放量。
周二,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都从波罗的海下的管道受损区域中漏出气体。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这两条管道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几周前,俄罗斯停止了通过北溪1号管道供应天然气,欧洲官员怀疑此举是对欧洲制裁俄罗斯的报复。在德国取消了与俄罗斯的合同后,北溪2号从未开始运营……点击阅读《道琼斯》的相关报道《澳大利亚人报》订阅读者可以阅读来自《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人》、道琼斯、《澳股资讯》、Vogue的部分文章)。
征兵令引发愤怒和混乱,普京面临压力增大
俄国民众对俄乌战争相关征兵动员令的抵抗正日益变的暴力。周一,该国两个征兵中心遭到袭击,而边境仍然充斥寻求离开的适龄男子。有报道,称一些人被拒绝离境。

Ukrainian troops kneel beside the hearse, carrying their fallen brother-in-arms Armen Petrosian, who was killed fighting the Russians.一名俄罗斯男子向西伯利亚的一个征兵中心开火,使征兵站站长受重伤,几个小时后,另一名男子驾车撞向了另一个征兵中心的入口,然后用自制燃烧弹将其点燃。
官员们说,疑似枪手是一名25岁的西伯利亚城市乌斯季伊利姆斯克(Ust-Ilimsk)的居民,他带着自制的武器来到征兵站的礼堂。据当地新闻报道,枪手在开枪前大喊:”大家现在要回家了”……点击阅读《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报道《澳大利亚人报》订阅读者可以阅读来自《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人》、道琼斯、《澳股资讯》、Vogue的部分文章)。
最好让中国加入CPTPP
可以理解的是,许多澳大利亚人在遭受两年多的贸易制裁后,会接受无法指望中国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说法。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想象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能够约束北京的行为就没有意义了。

Singapore PM Lee Hsien Loong. Pictur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ingapore正如日本大使山上信吾最近所说,允许中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议》(CPTPP)等协议会 “损害其完整性”,并有”遭受内部破坏”的风险。
他坚持认为,另一方面,美国应该被张开双臂欢迎。但该地区许多规模较小、贸易暴露、容易受到规则破坏影响的经济体们似乎对此并不信服。
5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说,应该欢迎中国加入CPTPP的申请。他的理由是:让中国经济融入本地区,远比让其按照不同的规则运作要好。新西兰和马来西亚对此表示同意。
同时,越南,另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已经提出与北京分享有关其自身加入CPTPP经验的信息……点击阅读James Laurenceson和Weihuan Zhou关于让中国加入CPTPP的评论。James Laurenceson是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的负责人。Weihuan Zhou是Herbert Smith Freehills中国国际商业和经济法中心、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律和司法学院的研究主任。
(本文版权为《澳大利亚人报》所有)
Related
转自澳大利亚人报
原文地址:https://cn.theaustralian.co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