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布拉格28日电) 两岸关系近来高度紧张之际,台湾政府派出代表团访问中欧和东欧,寻求强化与区域国家的商业关系。但中国投资也锁定这个地区,引发外界关注彼此角力。
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委龚明鑫20日率领66人经贸考察团先后访问斯洛伐克、捷克和立陶宛,一行在3国共签订18份合作了解备忘录(MOU)。外交部长吴钊燮也紧接于26日起应邀访问斯洛伐克和捷克。
中东欧过去遭到苏联带领的共产主义压迫,而台湾则正在这个地区针对工业创新、研发、太空产业和网路安全等领域施展魅力攻势。
立陶宛今年稍早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其后并允许台湾在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已打击中国气势;台湾代表团此行更进一步激怒北京。
维尔纽斯大学分析家安卓约斯卡斯(Konstantinas Andrijauskas)表示:「自从整个(中东欧)地区从苏联共产主义解放后,区域许多国家的政治菁英便一直与台湾保持联系。」
他指出,中国与台湾在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当中,台湾的投资较能够预期,且不受政治意愿摆布。
安卓约斯卡斯告诉法新社,中国虽是较有钱的投资者,但想要投资的却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多数成员国视为国安敏感的领域。
此外,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承诺,也因实现进度迟缓而受挫。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016年访问捷克首都布拉格时,他的盟友捷克总统齐曼(Milos Zeman)承诺说,中国会在捷克进行大量投资。
但捷克工业总会(Czech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y)干部马丁(Lukas Martin)如今受访时表示:「他们做出许多承诺,实现的却少许多。中国投资倾向锁定非工业领域,例如运动队伍和房地产,这能够创造的就业和附加价值较少。」
中国企业在捷克拥有布拉格斯拉维亚(Slavia Prague)足球队、媒体公司梅迪亚集团(Medea Group)、工程公司ZDAS、首都布拉格的数栋建物,以及中国消费电器大厂长虹在欧洲总部。
反观台湾的投资则锁定制造业,例如鸿海在当地设立电子厂。吴钊燮26日在斯洛伐克发表演说时,也提及双边在汽车产业合作的可能性。汽车产业是斯洛伐克的经济骨干。
马丁表示,官方捷克投资发展局(CzechInvest)牵线的台湾和中国企业投资件数差不多,在2019年都各约30件。
「但台湾投资创造的工作机会是中国的8倍左右,创造的附加价值也比中国投资高出约60%。」他并补充,台湾工厂还能为规模较小的捷克子供应商带来获利。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27日发布声明,抨击「捷克议会参议院等机构和个别政客不顾中方严正立场,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访捷克」,并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捷克参议院议长维特齐(Milo? Vystr?il)则回应道:「我们和台湾发展合作关系,并未违反任何事。」他去年曾率领约90人代表团访问台湾,成员包括政治人物、企业家、科学家和记者。
不过,中东欧政界人士和分析家也强调,没必要和中国切断关系。马丁表示:「中国对我们的投资者来说重要,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太过重视中国。」(译者:张正芊/核稿:陈政一)
Related
转自澳大利亚人报
原文地址:https://cn.theaustralian.co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