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印尼西里冈18日电) 从印度致命的空气污染到澳洲的极端热浪和野火,亚太地区虽面对全球暖化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冲击,区域内煤炭消耗量却占全球约3/4。
煤炭消费大国和其他国家承诺朝碳中和努力,点燃了对更洁净未来的希望,不过,区域许多地区再生能源转型的进程缓慢而痛苦。
印尼绿色和平组织能源倡议家穆斯塔西亚(Tata Mustasya)警告:「我们改变的脚步远比气候变迁冲击的速度缓慢。我们所剩时间不多。」
根据碳追踪(Carbon Tracker)一份报告,在最脏的化石燃料最后堡垒之一,改变是艰难的。全球已规划的最新燃煤发电厂中,亚洲5国即占八成。
分析师表示,过去的承诺太薄弱,而停止建厂或紧缩重要金主国家的海外融资承诺,也往往不包括已规划好的投资案。
印尼已承诺于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并将自2023年起停止兴建新燃煤电厂,尽管如此,印尼位于爪哇岛上的苏拉拉亚(Suralaya)发电厂目前正在进行规模达35亿美元的扩张案,将提高燃煤发电产能。
根据非政府组织(NGO)「我们气候的解决方案」(Solutions for Our Climate ,SFOC),印尼的苏拉拉亚电厂扩张案获得韩国的公共融资,并有韩国国营韩国电力公社(KEPCO)的支持。
尽管韩国今年稍早承诺不会再提供资金给任何海外燃煤发电厂,对这项融资计画仍放行。
韩国电力公社发言人告诉法新社,这项计画将于2024年完工,仍可运作数十年,由于扩张计画提前展开,因此不受到首尔当局这项宣布的影响。
「我们的气候解决方案」工作人员郑世钟(Sejong Youn,音译)表示,这类案例凸显政府虽承诺停止让事情恶化,实际上还没有提出改善的计画。
全球最大的污染制造国家中国已誓言在2060年前走向碳中和,北京当局上月表示将停止对海外燃煤发电厂提供资金,但未公布进一步细节。
中国经济仍有近60%靠化石燃料提供动力,而且迹象显示困难横亘在眼前。中国当局本月下令矿场增产,以因应全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另一个海外燃煤发电厂的亚洲大金主日本,也承诺将紧缩投资外国发电厂的规定,但不会停止政府的注资。
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 26)下月登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耗国印度将提出重大要求,寻求国际更多的协助,提供再生能源资金,以降低气候冲击。
新德里当局迄今仍抗拒订出净零排放的目标日期,甚至继续推动煤矿场新投资案。
国际能源总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高级能源分析师阿尔瓦雷兹(Carlos Fernandez Alvarez)指出,要有所进展,已开发国家在和穷国打交道时,必须采取建设性作法。
他告诉法新社:「并非只说『逐步废除你家的燃煤发电厂』。我们还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关乎政策、融资和技术等等。」(译者:刘淑琴/核稿:陈政一)
Related
转自澳大利亚人报
原文地址:https://cn.theaustralian.co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