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从监管内容到监管数据:微信新用户注册暂停又恢复的背后

搬砖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1-8-6 2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制链接]
0 229

一个月内,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纷纷开始调整运营,中国“超级应用”微信在经历了十天的暂停后,从周四起恢复新用户注册。


在此之前,该平台从上周二起宣布暂停个人用户和公众号注册,此后腾讯控股股价跌幅超过10%,低于450港元。


微信是腾讯公司旗下最成功的产品之一。截至2021年,微信在全球拥有约12亿活跃用户。与此同时,微信推动腾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9%, 达人民币680亿元(约合14.3亿澳元)。


在微信停止接受新用户的十天,腾讯的异常举措持续引发国际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


长期关注中国科技平台的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传媒副教授于海青表示,腾讯的举动“并不让人意外”,但受损最多的是投资者,也会引发外国投资者在未来入股中国科技公司时更加谨慎。


“中国是初创企业最大的资本市场。但在未来投资中国初创企业时,他们可能会需要再考虑一下,”于海青副教授说。


她告诉ABC中文,对科技公司而言,微信的举动凸显了中国政府对数据本地化的关注。


“数据是‘新的金矿’,如果你有数据,那么你基本上可以控制很多——控制市场、控制广告,”她说。


6月10日,中国全国人大通过《数据安全法》,赋予中国政府对中国境外“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相关活动追究法律责任,也可以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此后,网信办以“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运满满”、“货车帮”和“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


中国科技界的跨国企业


“数据已经成为中国和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之间新的‘科技冷战’的一个重要维度,”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副教授于海青表示。(

AP:Mark Schiefelbein


)

几个月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科技公司的监管,腾讯一直是被监管的“重点对象”。


自今年1月起,腾讯已9次发布《微信安全公告》,分别宣布对其运营的多个业务分别进行整改,除了色情和赌博等违内容外,还包括“歪曲、诋毁、否定党史国史军史”等有悖中国政府意识形态的内容。


此外,中国官媒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在本月初点名腾讯,批评其网络游戏《王者荣耀》是“精神鸦片”。腾讯当天中午表示会配合监管,加大对未成年用户在线时间的限制。


腾讯公司在回复ABC中文的置评请求时表示,此次暂停注册主要是因为“安全技术升级”,升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注册功能预计将在8月初恢复。


虽然常常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巨头”,腾讯背后的最大股东其实是总部位于南非的纳斯帕斯(Naspers)。


在所有权界定上,腾讯属于在中国的“跨国企业控股公司”。同属跨国企业的还有阿里巴巴、滴滴和满帮等。


2020年,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榜单”上,腾讯名列第五名。




在中国,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AP: Mark Schiefelbein, file


)

于海青副教授指出,在贸易摩擦频发的国际背景下,限制互联网巨头也会起到限制外国资本、遏制外国影响力的作用,从而确保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是中国的”。


“我们知道去年,特朗普政府试图以隐私和安全的名义禁止微信和滴滴打车,“她说,“在我看来,这些举措和他们讨论数据安全的方式对中国政府都起到了警示作用。”


从“监管内容”到“监管数据”

中国政府于2017年颁布了《网络安全法》,首次在法律层面提出了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的概念。


根据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王融的说法,中国根据该法引入了数据本地化制度,并作为特殊例外情况,规定了数据境外传输的评估制度。


所谓的数据本地化,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或规则限制本国数据向境外流动。




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最大股东都并非中国公司。(

AP:Mark Schiefelbein


)

于海青副教授表示,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海外投资人构成一定比例就会造成数据外流的风险。


她认为,中国在过去20年中实施的都是内容监管,即管理互联网企业的主要内容,但未来将持续开展的是数据监管这一新的监管形式。


“中国的用户数据可以很容易地被交换,以换取利益相关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于海青副教授说。


“现在,随着新法规的出台,所有这些公司都被命令加强他们的数据安全。他们再也不能轻易地跨境转移中国用户的数据,”她说。


为什么和国家安全有关?
Loading

上个月,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网信办拟定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审查。


该《办法》称此举是为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和“维护国家安全”。而对于微信、支付宝和滴滴等中国的“国民应用程序”而言,都是这一政策的潜在目标对象。


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高级讲师张耀中博士告诉ABC中文,由于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购物、买火车票、看病甚至管理银行账户,“超级平台”微信的数据一旦外流,就会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更高风险。


“无论是从事人工智能还是基础设施保障都会跟数据扯上关系。


“有心的犯罪者或国家可以透过这些资料与大数据,清楚了解你们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


张耀中博士补充道,目前国际社会的不安更多来自于中国政府使用数据的方式,因为“从过去到现在,大家都认为中国利用数据的方式可能跟别国不太一样”。


“[未来中国对科技公司监管]可能会更紧缩,”他说,接下来应重视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否对国际贸易协商带来不利影响。


但他同时也表示,把数据安全看作“国家安全”的并非只有中国。比如,2018年《欧盟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也明确了欧盟对公民数据的管辖权,但不同的是中国目前


“像GDPR一个很大的部分是可以被监督,可以被检视的。”


“[但]目前这些资料怎么在中国被利用,我们没有办法有一个很完整的检视与监督的模式,它没有制衡的机制在那边。我想这个会是大家未来可能比较担心的。”


Posted1h ago1 hours agoFri 6 Aug 2021 at 11:57am, updated1h ago1 hours agoFri 6 Aug 2021 at 12:03pm

转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原文地址:http://www.abc.net.au/chine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澳新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迪恩网络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