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经济前景黯淡 中国年轻人回家做“全职儿女“

搬砖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3-8-25 13: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制链接]
0 236

今年年初,31岁的张加宜终于下决心关闭了自己的公司,正式成为一名“全职女儿“。


这份“新工作”要求她照顾退休父母的起居,满足他们的需求。



张女士现在的“全职“工作是照顾退休父母,满足他们的需求。(Supplied: Zhang Jiayi)

而她的父母则每月给她发8000元(约合1600澳元)的“工资”作为补贴。


“现在其实蛮有规律的,早上起床先陪父母晨练,我妈妈最近在学太极,就会陪她打打太极,”张女士说。


“我父母比较喜欢各地去玩,我会给他们做好攻略。


“父母年纪比较大,一些电子产品处理不好,我也会帮他们处理。”


在中国,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正在成为“全职儿女”,张女士也是其中之一。


但与所谓“啃老族”不同,“全职儿女”认为他们仍然在全职工作,只不过雇主是他们的父母。


张女士表示,她在2020年初开了一家服装公司,但生意 “一年比一年更加困难”,营业额每年都会下降10%。


“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成正比,看不到希望的感觉,”她说。


“即使我当时没有回来做全职女儿,再咬牙坚持的话,也不是特别有信心再做下去。”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分享他们成为 "全职子女 "的心路历程。


在中文论坛“豆瓣”上,名为“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讨论小组已经聚集了超过4000名成员:一些人为不用上班感到兴奋,一些人则在诉说找不到工作的不甘和焦虑。


“希望能船到桥头自然直吧,但我真是看不到出路和希望,”一位网友发帖说道。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很多时候也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另一名网友在回帖中安慰道。


订阅中文简报

订阅ABC中文周报 网罗每周精选内容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ABC Privacy Collection Statement.Email addressSubscribe“密闭的格子间”

尚先生今年年初辞职了,他对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Supplied: Widty Shang)

尚瀚尚毕业于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还没毕业就已经收到了一家跨国企业中国办公室市场营销部门的录用通知。


尽管他已经是大学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但今年年初,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湖南的一座小城市,成为“全职儿子”。


和张女士一样,尚先生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他出生的2000 年正值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期间。


他说,他能感受到越来越重的家庭责任,辞职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陪伴重病的奶奶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同时也给父母更多照顾。


同时,在并不明朗的市场形势下,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许多中国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深夜下班,一些公司甚至为工人提供床铺,供他们晚上睡觉。(Reuters: Jason Lee)

尚先生说,自己以前每周工作五天,从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甚至十点,而这与他以前的同事相比算是“还好”。


“大厂是一个个密闭的格子间,你可以看到很多的人然后在那儿,做着比较单一的工作,”尚先生这样回忆他曾经的工作环境。


“我感觉我在这里永无出头之日,劳动力在这里磨灭后,我可能就会被更年轻的人所取代。


“工作只是维持生活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


他表示放弃职场越来越卷的环境,重返家庭与生活。


他同时说,他的父母知道他辞去工作后非常高兴,他们完全支持他的决定。


“他们也不期待我能赚钱养家,或者能有多大出息,”他说。


“他们只希望儿子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就好。”


改变的工作观

中国的年轻人曾经相信,努力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改变命运,跨越社会阶层。(Reuters: Thomas Peter)

自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


那时,中国年轻人对工作和经商热情高涨,认为这将有助于他们改变命运,跨越阶层。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从1979年到2018 年,中国年均实际GDP增长9.5%,中国也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如今,年轻人对工作的观念已经悄然改变。



许博士说,虽然独生子女一代能得到更多家庭资源,但也必须独自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Supplied: Zhou Yun)

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周韵说,年轻一代成为“全职儿女”的选择“深受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现实的制约”。


“在个人看待工作的方式上,我们确实看到了理念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周博士说。


“过去几年,在疫情和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助推下,许多人的生活中出现了强烈的不确定感。


“这导致一些年轻人开始反思他们对未来的想象,以及自己在这个共同未来中的位置。”


周博士也认为,来自“独生子女”一代的年轻人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资源,不必与兄弟姐妹竞争,因而更有条件做“全职儿女”。


然而,这种条件也有其代价。


“从另一个角度看,独生子女也需要更多地照顾年迈父母,承担更多责任,”她说。


“在我自己的研究中,人们经常告诉我,独生子女意味你就是父母年老时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她认为现在一些中国年轻人就选择社会上躺平,回家承担起陪伴的角色。


未知的未来

专家们对中国经济并不乐观。(Reuters: Aly Song)

虽然北京在去年年底宣布解除持续三年的新冠“清零”政策,但中国经济并未如预期那样迎来反弹,这也影响了就业市场。


许成钢是斯坦福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Stanford Centre on China’s Economy and Institutions)资深研究员,也是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e)客座研究员,对中国经济有着数十年的研究和观察。


“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会是一个长期现象,”许博士说。



许博士指出,中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Supplied: Xu Chenggang)

“就业出问题的时候,怎么生存就变成了基本问题,所以大量年轻人会面对基本生存问题。


“怎么保持社会稳定?这其实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除失业问题外,许博士也认为在职员工的工作压力也会持续增加。


“[工作压力]的好转要伴随整个大环境好转,“他说。


“因为企业也要生存……要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业绩。”


根据中国知名智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7月发布的报告,目前中国约有1600万名年轻人失业,其中大多数和张女士一样选择成为“全职子女”。


据这家长期为中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智库估算,中国今年7月和8月失业率“将继续上升”,但该报告随后便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遭到审查。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则显示,中国6月青年失业率则达到21.3%的历史新高,上周公布的7月总体失业率则达5.3%,较上月上升0.1%。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同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部门将暂停公布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数据,并表示该决定是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而在今年5月的讲话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表示中国的好青年要“能吃苦”,“肯奋斗”。


而许博士则表示,能够成为“全职儿女“的年轻人终究还是”幸运的“。


“如果他的父母没有能力帮助,那就更悲惨,”他说。


“对于那些更贫困的人来说,除非拼命地工作,否则他没有其他办法让自己存活。”


Posted15m ago15 minutes agoFri 25 Aug 2023 at 3:22am

转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原文地址:http://www.abc.net.au/chine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澳新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迪恩网络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