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华盛顿22日电) 俄乌战争打了一年多,很少人预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施展的外交手腕可让战局取得突破,但在华府,有人担忧北京可能会在其他地方获得成功,即在全球舞台上赢得信誉。
习近平在莫斯科两天会谈期间阐述他对乌克兰的立场,而在此前一周,中国宣布促成伊朗与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关系。伊朗与沙特是中东地区的宿敌,数十年来,美国一直都是两国间的主要外交权力掮客。
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攻势一直抱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由于乌军已成功击退俄军一年多,华府认为中国提议停火只是为俄罗斯争取时间,好让俄军得以重整旗鼓。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说:「全球不应被俄罗斯在中国或任何国家支持下,以对自身有利条件冻结战争的战术行动所愚弄。」
但美国官员与专家说,中国施展的外交手腕与其说是为了结束战争,不如说是为了改变论述。
美国威尔逊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季辛吉中美关系研究所(Kissinger Institute 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主任戴博(Robert Daly)说,习近平「希望被视为和事佬并受到各界重视」。
「比起采取确切行动让乌克兰恢复和平,他现在对此更感兴趣。这主要是为了传达讯息。」
美国觉得愈来愈能成功说服西方盟国,让他们将中国视为对全球构成威胁,在美国声称北京考虑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后,这样的观点在欧洲获得愈来愈多人认同。
在对抗美国上,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是习近平的最大盟友,除非普京受到严重威胁,否则戴博不认为中国将提供重大的军事支援。
不过戴博说,习近平将自己塑造成和事佬,在欧洲边缘地区可能可发挥效用,尤其是在开发中国家内,这些国家对美国热衷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说法不太买单。
戴博说,习近平「不太需要敦促乌克兰恢复和平或停火,他只要公开宣称有意促成和平,虽然有点矛盾,只要说明有意维护主权与尊重他国的领土完整性,这样就能达到他想要的成果」。
Related
转自澳大利亚人报
原文地址:https://cn.theaustralian.com.a... |